-
泉瀑峡(老潭沟)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被贬凡间的栖身之处。泉瀑峡是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最著名的景观之一,此景观中包含亚洲第一瀑----云台天瀑,落差314米,也是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
泉瀑峡总长约3公里,两岸高峰耸立,气势恢宏。沟里高处群山如画屏,山中花木如锦绣,脚下清溪如云流。奇石、山泉、花香、飞瀑组成沟谷交响曲。沿沟上行400米,沟的尽端就可以看到落差314米,雄冠九州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瀑布上端如同朵朵白云,有如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纷纷扬扬,洒入墨绿色的水潭。远远望去,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犹如擎天玉柱。其声震耳欲聋、其势磅礴如宏,景色十分壮观。
-
诗情画意-绵山水涛沟位于山西绵山后山全长15公里,有古树、怪石、山花与长年流淌不息的山水,经过人工塑造的动物、人物典故和几十处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帘洞,以及星星点点的茶楼、酒肆、木屋、藤桥、石桌凳,构成了秀比江南的自然风光。水涛沟水系,最为奇特的是"十里画廊,叠瀑大观"。一条湍流不息的十里水系,大小瀑布近百处,一层层重叠而下,仿佛将光鲜的银丝绸缎不停抖动,形成层层叠叠的瀑布波段。水涛沟瀑布最大落差为80余米的五龙瀑;流量最大的为水帘洞,真谓是步步有景,景景有点,素有"北方小九寨沟"的美称。
由水涛沟逆上,可以看到几十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形成了一幅异彩纷呈的山水画卷和瀑布群体.华夏奇瀑五龙飞瀑,落差80余米,跌落于五龙深潭;宽约10米,游人可从瀑下通过,并在此留影。水帘洞,为天下修性养气、辟谷成真第一洞。洞口飞流如练,洞内可容三四十人,为历代高僧、高道辟关、辟谷的修炼场所。水涛沟为拜神仙、游仙境、得仙气的游览好去处。
绵山秀色,首推水涛仙沟。沟前说法台苍翠如黛,耸立于两山之间,环绕于涧水之中,群山环绕,高峰入云,清清的溪流从南面沁源县的马跑泉发源,千回百转,流过长30华里的岩沟,孕育了绵山数千年古老的文明。这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着录的"石桐水"。它时而平缓,时而激湍,并在几个地段形成近三米落差的小小瀑流,和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夏秋季节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如诗如画。十里仙谷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称的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瀑布数十处,宛若镶嵌在茂林和芦苇丛中的一串串碧玉,使人如置身于扑朔迷离、神奇莫测的南国水乡之中。
-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1270米,南北走向。沟东面,峭壁耸翠,基岩裸体。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这条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龙溪。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主要河流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沟长1270米,南北走向。沟东面,峭壁耸翠,基岩裸体。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
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这条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龙溪。它的溪床,由一层层高低不一、色彩有别、宽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台阶所组成。小龙溪则像一队美丽的歌舞明星,以层层台阶作舞台载歌载舞,翩翩历阶而下。并在每个石阶舞台上,表演出精彩的节目,奉献出妙不可言的美景。或碧波荡漾,或为溪布,或分水涓涓细流,或汇合湍湍激流,或倾泻、或跌落成为银光闪闪的瀑布,瀑下积水,成为彩潭。色泽悦目,清音悦耳。
金龙卧波,银光闪闪,自由跌落的瀑布即为"银龙瀑"。瀑下深渊乃为"金龙潭"。
丫字瀑,瀑高十余米,瀑下潭深五六米。挂在两层山阶上,呈丫字形。丫瀑潭,丫字瀑下,一汪碧水。水色湛蓝,水面宽阔。
清漪池,池水之下有条深沟,将池水分为三部分,每部分水深不一,水色艳美无比。
试剑石,传说唐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李世民献宝剑,名曰:嵇康剑。李世民执此剑向此青石连劈两下,至此石上仍留有剑痕。
-
陶唐峪自然风景区位于市区东南20公里霍山南部,游览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史称陶唐谷。据大清嘉庆三年《陶唐谷重建玉泉寺碑记》:因尧帝避暑而名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 。陶唐峪集璀璨绚丽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和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浮桥、仙女池瀑布、仙女池、尧王避暑山庄、招魂楼、水帘洞、犀牛石、滴水崖瀑布、五龙池、大沟叉瀑布、石门、观峰峡、一线天、擎天玉柱峰、槐树沟瀑布、阶水凹瀑布、玉泉寺、龟山、莲花山等景观。整个景区由尧帝行宫、五龙池、石门山水三个部分组成。陶唐峪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堪称该景区四绝。摩天岭海拔2300余米,因千年石龟雄踞山顶又名龟山。龟山之南为莲花山,再往南为霍山主峰老爷顶。陶唐峪的幽谷, 以一线天为典型景观,一线天位于石门后约200米处,悬崖壁立,谷成一隙,天成一线,寒气袭人。陶唐丽石,随处可见,花纹绚丽异常,令游人赞叹。莲花山顶上天然而成的莲花石、莲台座为最奇。
陶唐峪峰奇石丽, 瀑布优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山水合一,韵味无穷。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堪称该景区四绝。入峪溯流而进,向东北方可直上摩天岭之巅,此山海拔2350余米,陶唐峪 因千年石龟雄踞山顶又名龟山。从龟山沿山梁、穿密林南行,可至景区东南部的另一著名奇峰莲花山。再往南,霍山主峰老爷顶与莲花山隔谷相望。陶唐峪的水,源出深山密林、幽谷崖畔,仙女池瀑布、水帘洞、五龙池、大沟叉瀑布、石门瀑布等景观均可谓风格独具,天下无双。
陶唐峪的幽谷, 以一线天为典型景观,一线天位于石门后约200米处,窄谷两边悬崖壁立,似刀削斧劈,高不可攀,谷成一隙,天成一线,入谷寒气袭人,顿生幽僻深邃之感。陶唐丽石,随处可见,入峪口约百米便有一小潭,潭底河床石花纹优美,五色灿然。溪流入潭处的河床石上,一只飞禽,头南尾北,栩栩如生,其东有一石猴图像,水丰时入流嬉水,水瘦时岸边观望。尧宫之东谷底,溪中一块黑色大石,石上一头白色犀牛临涧饮水,活龙活现。五龙池池壁上的花纹绚丽异常,石门花纹中的二龙戏珠图,更令游人赞叹。莲花山顶上天然而成的莲花石、莲台座无愧惊世奇观。
-
井冈山龙潭坐落在井冈山北面,黄洋界南麓,距茨坪7公里。这是一个以群瀑集聚为显著特色的景区,素有"五潭十八瀑"之称。"五潭十八瀑"潭潭无俗水,瀑瀑似神女,随景畅想曲,千姿心中意。揽云台,将云彩怀抱,似蓬莱天台。这里悬岩峭壁,常年云腾雾绕,称为揽云台。往峡谷中观看,可见"思远"而字,嶙峋石壁如抓,称为"龙爪",古树奇花缀满山谷,令人生出奇险之感。
长寿泉:喝一口长寿泉的水,让你健康万万年。
碧玉潭(青龙漱玉)丛林之中,羞藏小家碧玉。碧玉潭的瀑布水从小井山涧五神河溪水飞流直下,犹如一条白练凌空垂挂,喷珠吐玉,气势磅礴。瀑布跌水高近70米,崖壁中段褶皱,酷似一观音坐在蓬花上,在帘中沐浴;又似一座观音坐莲,侧左身双手捧着净水瓶将甘露洒向人间。这是井冈山最壮观的瀑布之一。
珍珠潭:大珠小珠落玉潭。第三潭叫珍珠潭。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落差30余米,激起潭面水花四射,如同串串珍珠,在阳光下闪灼耀眼,美丽无比。
锁龙潭又称金锁潭,金锁潭的瀑布掩映在深邃的幽谷和杜鹊林中,水声谙哑,碧水泱泱,汀芷竞秀,委婉动人,好似未出阁的龙女锁在深闺,羞于见人,特别耐人寻味。
仙女潭是五潭中形态最美的,在瀑布落水口有一块卷髻状苍石,水流分成两股迂迥,在苍石下又合成一股直冲而下,远看第五潭瀑布,好像一位身着大袍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线条轮廓极其分明。仙女潭瀑布落差四十余米,潭面开阔,深不见底,潭的右侧凌空伸出一矩形石板,成了天然跳水台,旅游者往往要在此潭徘徊一番。
五神河是龙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冲击小井峡谷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这就是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五瀑。
-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是黄山——千岛湖——杭州这条名山、名水、名城黄金旅行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而得名,素有“西子三千”的美称。
千岛湖是一个年轻的湖,她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水电站筑坝蓄水而形成的人工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它以群山巍峨叠翠,湖水澄清, 岛屿星罗棋布,形态奇特著称,既似太湖的烟波浩渺, 又有西湖的娟秀气韵。
8月7日我们终于有机会畅游这号称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体验以千岛、秀水、金腰带为主要景观特色的千岛湖风光,领略“千岛碧水画中游”的美好意境。
7日早上8点,我们一行乘车来到东南湖区码头,登上游轮,凭栏远眺,湖水碧绿,清澈见底,四顾苍茫,水天一线,自此我的视线和思绪尽被千岛湖所覆盖---
放眼望去,浩渺万倾,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浮间,千岛湖如碧玉翡翠,如一丸螺黛,更宛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静卧于千岛秀峰之间。
那其中一湖浩渺的蓝,与四周一片葱笼的绿融为一体,更兼远处那星罗棋布,碧绿如黛、层层叠叠的小岛,似绿非绿,似蓝非蓝,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难怪800年前的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发出如此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
游轮过处,船浆把湖面犁出一道长长的波纹,白色的浪花向两边飞溅开去,那微微泛起的水沫又融在那泛着雾霭的湖水中,随着荡起的阵阵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仿佛要把你那千般思绪和万种柔情都融入它那透亮、醇厚的湖水之中了。
我们这班船的首站是桂花岛,因各种桂花树遍布而得名。此岛还称之为猴岛,这些猴子是从中心湖区的猴岛整体搬迁来到的。
桂花岛是千岛湖开发最早的旅游景点,这儿的与众不同之处是野生的桂花树大多夹生在嶙峋多姿的怪石缝隙中,故有“桂枝别样情意浓”的美誉。桂花岛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岛上桂花飘香,怪石林立,曲径通幽。
通天石门,沿壁而凿的“通天”二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美学家黄苗子的手迹。当年他为桂花岛美景所倾,留下了“雨里重阳一振衣,我来不待桂花迟,何当更上蟾宫去,小石疏林总是诗”《重九登桂花山》的佳句。
离开桂花岛,游轮继续前往第二站---天池岛。岛上有百龙碑长廊、天池观鱼、四叠瀑、石文化展示区、石器制作坊、赏天下第一秀水等景观。
登上天池岛,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走过池上空悬的百岁桥,趟过池边银帘般倾泻的水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朱元璋和刘伯温在此黑白纹弈纵论天下的场景。
下午2点半游轮来到千岛湖的精华景区---黄山尖。该景点主峰海拔266米,是珍珠列岛中最高的岛屿。登临山巅,向西北俯瞰,九十多个岛屿尽收眼底,如一串串珍珠撒落在湖面,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岛屿竟然巧妙地排列成“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尤其是“公”字,形象逼真,气势宏大,堪称天下奇观,天下第一大“公”;
向东南眺望,一道幽深的峡谷从黄山尖和羡山岛之间穿过;向西南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湖,姥山岛隐在云雾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和迷离曲折的港湾,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胜景,使人真正领略“千岛碧水画中游”的美好意境。
不夸张的说,没来黄山尖,等于没来千岛湖。俯瞰下的千岛湖,只见群岛星罗棋布,湖泊纵横交错,大岛似山,小岛如船,一个个清脆欲滴、温婉似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至此你会毫不犹豫的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伟力了。
从黄山尖下来游轮开始返航,回眸千岛湖,远处群山虚无连绵,近处小岛淡定真实,斜阳下金腰带依稀可见----如此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弃舟登岸,我还依然陶醉于千岛湖那峰峦叠嶂,水天一色之间,饮着“有点甜”的农夫山泉,和着悠然入臆的静谧,看着天边的云舒云卷,我似乎忘却了尘世的喧嚣,梦醉于这一湖山水之间了。
|
|
-
千丈岩瀑布水源来自雪窦寺东西两边山谷中。寺东那条涧水。从中峰白龙洞环流到雪窦寺南边;寺西涧水从屏风山雪峰玉龙洞经过十八折而泻,抵达雪窦寺南侧。两条涧水在雪窦寺前面伏龙桥下相汇合,流到锦镜池,穿过关山桥,冲出崖口。
浙江奉化市镇雪窦寺前。崇岩壁立,高千仞,故名千丈岩。有水流自千丈岩顶泻下成瀑,喷薄如雪崩。瀑高186米,飞珠溅玉,五彩纷呈,蔚为壮观。王安石观瀑诗云:"拔地万生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瀑布自崖口出,至潭底,落差1 7 1 米。宋真宗赵恒曾赐名"东浙瀑布",人称千丈岩,水源来自东西两涧水,东涧水从中峰白龙洞环流寺南,西涧水自屏风山上雪峰玉龙洞十八折而下,相汇于寺前伏龙桥,流经锦镜池畔,穿关山桥出崖口,势如玉龙腾空奔泻,至半腰撞击突出巨岩,顿时水花四射,飞珠溅玉,再折而崩泻,如银帘倒挂,经阳光折射,五彩粉呈,蔚为壮观。宋郑清之《千丈岩》诗:"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西首崖顶,宋时筑有飞雪亭,供人俯览飞瀑。
当年,蒋介石回溪口,只要坐轿子到妙高台小住。经过千丈岩时,一定下轿观景。他还经常与宋美龄一起观瀑做诗作画。
流传民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典故出于此处。宋朝以来,赞颂"千丈岩"风景的诗歌举不胜举。唐宋"八大家",就有两"大家"给千丈岩留下绝妙诗文。宋朝宰相、大文豪王安石来到溪口,马不停蹄赶到千丈岩。他写下"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的著名诗句。大文学冢曾巩站在千丈岩西边山坡上观瀑,出手想写绝句,想了老半天,找不到超过王安石的诗句。便顺山道下坡,走到底下观瀑,擦把汗水,写下"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栏未穷千里势,请从岩下举头看"的诗文。
-
水帘仙境,名不虚传。那水帘自高崖怡然落下,飘飘洒洒,柔若无骨,溅落之声却轰轰烈烈。瀑布喷出的水花儿,与天上压下来的雾气融成湿漉漉的柔风,扑面拂绕,令人心旷神怡。凑近瀑布,听那玉碎罄裂的落水击石的音乐,看那飞瀑"雨溅雷鸣"的佳景,置身蒙蒙的水气和山岚融合的奇雾,真是到了 "神秘国",连近在咫尺的游人都影影绰绰。自南岳镇向东北行约4公里,入曲折小径,过石桥,沿溪行百步许,便是水帘洞。它坐落在紫盖峰下,人称"紫盖仙洞"。洞夹在吐雾、香炉两峰之间,山光水色,相映衡山水帘洞生辉。
水帘洞的水,由紫盖峰分支而来,经山涧汇入石洞,洞宽二、三丈,深不可测,水满溢出,形成二十余丈飞瀑奇观,银光夺目,寒气逼人,它与石壁间隔尺余,是一道燕飞不进、风吹不散的水帘。水帘洞左岸有龙神祠,祠畔有雪浪亭,以水帘瀑色如雪,声如激浪得名,颇有诗意。历代名人在水帘洞的题刻颇多,左侧有宋潘畤书的 "水帘洞",明计宗道题的 "天下第一泉",右侧有李元度题的 "夏雪晴雷"四字,笔力既工,状景尤肖。涧中有巨石,刻有 "冲退醉石",系宋处士章詧所题。章詧博学,宋神宗赐爵不受,避居衡山,常醉眠水帘洞下,名冲退隐士,真是一个怪人。游完水帘洞,天近黄昏,忽然山雾又重来。迷蒙中露出一棵苍松,几块山石,半个亭子,便有一种笔墨不能形容的情致让你动心,一阵微风掠来,那雾气若即若离,绰约多姿。卷舒飞合中把水帘洞的山、石、洞、瀑、竹、树一一映出又一一遮掩,真是仪态万方,让人称绝!脚下的石径,无雾时并无情致的东西,而今,被茫茫白雾一盖,又有那丝丝雾影风缕牵扯缠绕,一步步踏去,竟感出一种绵软,难道孙悟空也来此水帘洞住过,莫非这儿真是仙境?
-
云台山,国家AAAAA级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 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云台山上溯夏商,下至明清,文人墨客不绝于此,唐代是称覆釜山,到了金代时,称之为云台山,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现代。
红石峡(温盘峪)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中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红石峡"。
红石峡也称"温盘峪",那里被誉为"中原第一景"。这个景区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有"盆景峡谷"的美誉。温盘峪峡谷夏季凉爽宜人,隆冬则温暖如春,一年无四季,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顺着栈道进入红色岩石陡立的峡谷,发现两侧岩石好像触手可及。温盘峪峡谷最窄处不到5米,最宽处也不过20多米。Z型迂回前进,抬头望只能见到一线天。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谷里分布"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